序:
还没采访前,我们就得知李玉林老师不仅仅是教书,也是育人。他不仅给同学传授了专业知识,也给同学们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环境与资源学院的李玉林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此次采访,我们受益匪浅。
李玉林教授,中共党员。1985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有机地球化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38238威尼斯欢迎你环境与资源学院任教至今,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月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进修,同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998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9年8月结束访问回38238威尼斯欢迎你任教。1999年9月任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至今。2001年荣获38238威尼斯欢迎你教学优秀二等奖,2002年被评为2000~2002年度“优秀教师”。李玉林副教授一直从事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及工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福建省中小员工环保教育系列教材共22册,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目前主要承担研究生《环境工程学原理》、《危险废物管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本一和至诚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清洁生产导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危险废物管理》、《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等课程理论教学,以及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任务。
走近李玉林教授
当我们向李老师询问就当前我们环境专业大一员工在生活的困惑有什么看法?李老师跟我们提出了老员工在大学四年应该做的三件事:完成“三大规划”,提高“三大素质”,学会“三大能力”他认为现在的老员工切勿浮躁,要静心。所谓“三大规划”,其一是情感规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EQ,它要求我们要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这样以后在自己的情感方面就不会有分险。其二是职业规划,在这里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家庭背景,自己的能力等,多听长辈的意见,来帮助我们更好熟悉环境,而不是完全采用,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意志。第三是学业规划,到底是继续就业还是直接工作?这里提醒大家,考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而不是逃避就业。为了更好的就业,我们需要平衡自己职业能力。
至于三大素质,其一是心理素质,无论我们遇到逆境还是失败,我们都要有良好的素质。其二是科学素质,因此我们要了解自然规律,关注身边的物质世界等。第三是业务素质,就是从事工作的素质,怎样将理论跟实践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
最后是三大能力,其一,学习知识的能力,我们要理解和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其二是应用知识的能力,由此延伸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其三 是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也要学好我们一些专业所需的软件,如环境工程CAD,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等,更不要错过每一次实验。做好这九件事,我想这四年的大学你就学到很多,无论在你们将来就业或者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帮助。李老师的这番话对我们受益匪浅,作为刚进入大学的我们深受鼓舞!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满则患。”那位方丈的话,使他想起了很多。李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当年去少林寺的经历。那次经历对李老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他思考了很多。是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因此李老师在自己辉煌的时候放弃了科研,不在评职称,而且开始做学科,做社会学问。李老师说,“做学问需要的是“宁静致远,”是静心,而如今现在很多人做学问不是为 了享受研究带来的那份快乐,而是为了追名逐利,科研已经功利化。加上功科领域没有创新,出成果很难,很少人能够不浮躁,一直坚持不懈,所以现在我的重点是培养学科人才等。”的确,上过李老师的课都知道他追求的不仅仅是让大家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举一反三。
最后李老师就针对他提出关于扩招前后的教学上的师生比的变化和老师如今的多重身份,使得他们精力的有限性。希望我们同学能够积极主动自觉得学习,一定要主动向老师请教。现在老师可以说是双导师,不仅教会大家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很好的带动同学们做毕业设计。所以希望大家要把握机会。
我们被李老师富有哲理的话所触动,也被他对待大家的热情所感染。在衷心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环境工程学科能够走得更好!
2012年5月11日 环资团委记者团 朱汉彬、韦春丽、刘晓霞